杨佳怡:爱上机器人  投身科创报国梦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记者 魏文杰 2020-10-30

  【人物名片】

  杨佳怡,15岁,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

  2019年2月,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新加坡公开赛,获得CoSpace F1 U19项目团队赛国际季军, 中学组个人赛国际季军。2019年5月,参加2019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获得CoSpace F1 U19项目组团队赛国际亚军, 超级联队赛冠军。2019年11月,参加2019亚太机器人世界杯俄罗斯总决赛,获得CoSpace F1 U19项目组团队赛(队名:B&G Team)国际冠军。

  也许我和机器人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偶然的相识,我和它便一路互相扶持,一起踏上科创报国的青春之路。——题记

  一次活动结缘

  也许有些初学者会觉得,和机器人打交道的路上布满了苍白的重复动作、无聊的编程和一遍又一遍的测试…但对于机器人这个小东西,杨佳怡很幸运的,她拥有了一个充满趣味、充满崇高目标和追求的开始。

在北戴河参加创新营活动

  2019年8月,母校推荐杨佳怡参加了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主办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训练营。在这里,杨佳怡参观了李大钊的纪念馆,观看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钱学森》,更多地了解到李大钊大义凛然、无私奉献的精神,邓小平为了中国能够走向富强而奋斗终生,发明了两弹一星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不畏险阻、竭尽一生报效祖国,他们的故事都一直鼓舞着杨佳怡、激励着她,她也要投身报国。

  在活动中,专家们关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机械臂的讲座,让杨佳怡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清楚的看到她的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但是,在北戴河训练营的这段培训也让杨佳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而杨佳怡现在学习的这些AI技术,在未来其实还能应用到国防、医疗、生产等多个方面。AI未来可期,杨佳怡觉得需要更加更加的努力学习,才能实现她的青春梦,才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

  北戴河的这次经历,不仅让杨佳怡学习到了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知识,更让杨佳怡了解到了智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发展前景,开阔了杨佳怡的眼界,激发了杨佳怡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坚定了杨佳怡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方向。

  为世赛赢得入场券

  杨佳怡介绍她在投身科创报国,和机器人、AI一起面对过的挑战。首先就是机器人世界杯,它成立于1997年,将青少年足球比赛与机械设计、程序撰写相结合,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计算思维的教育理论框架下,不断发展青少年无限的创意和潜能,从活动中探讨对科学知识的实践与理解。国际CoSpace是机器人世界杯旗下的一项针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参加的比赛项目,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加入。它是由实体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相结合,学生们根据现场发布的实体和虚拟地图,进行电脑编程及C语言代码编程,让小车通过各个关卡,从起点走到终点即为成功,成功走到终点的,用时短者获胜。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新加坡公开赛获得团队赛国际季军

  2019年2月,杨佳怡参加了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新加坡公开赛,那时的杨佳怡虽初出茅庐,抱着出去学习、长见识的轻松心态参赛,不畏惧不退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应对比赛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在求稳的基础上,提高速度,缩短时间,最终取得了个人赛第三名。

与队友商量策略和方案

  2019年5月,凭借着第一次比赛的成绩,杨佳怡成功进入了第二场比赛——天津国际邀请赛,同时这也是Robocup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赛事。

  这次的比赛更换了一种新的比赛模式。一天有3场比赛,每一场比赛之间只有十五分钟的调整时间,这就要求程序必须万无一失,后面的只能进行微调,在谨小慎微的调试中,取得了团队赛第二、超级联盟赛第一好成绩。

2019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获得国际亚军

  捧起世界冠军奖杯

  通过前两次比赛的成绩,杨佳怡成功拿到了2019年11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地区机器人总决赛的入场券。

杨佳怡在比赛中用英语积极与外国裁判沟通

  这场比赛持续了三天,每一天都有全新的地图,全新的比赛模式。团队必须可以适应每一种比赛模式,在不同的比赛模式下不断调整。同时在比赛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实体地图中两边光线不一样无法调节光电;虚拟地图中出现无法避免的障碍物……这对杨佳怡团队所有人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时杨佳怡也很慌,但杨佳怡反复告诉自己:“你可以的,这些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杨佳怡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哪里,但是杨佳怡会尽全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取得了亚太地区机器人总决赛的冠军。三次比赛,团队凭借自己的努力每次都比上次好一些、进步一些,一路走来,当杨佳怡终于捧起世界冠军奖杯的那一瞬,万分激动。

  比赛也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在俄罗斯比赛中,杨佳怡认识了一位莫斯科的姐姐,她是志愿者裁判,在比赛中她会关心杨佳怡每一场比赛的成绩,在一旁鼓励杨佳怡,临别的时候还互相留下了小礼物,现在他们还常常联系,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到更多异域风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名中学生,杨佳怡说我要努力学好本领,把自己的梦融入到中国梦,把自己的奋斗汇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去。

责任编辑:张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