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女神”王瑶:努力成为“山药界的老干妈”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宋贺扬 2019-11-07

  河南青年时报讯(见习记者 宋贺扬  受访者供图)10月30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恒通国际创新园内聚集了80位来自全国的新农人,她们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杰出女性代表。

  作为三名受邀人之一,“山药女神”王瑶早早来到会场,期待着这场“女性正能量圆桌派”论坛的顺利开幕。

  在王瑶的家乡温县,铁棍山药家喻户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温县独特的山药品种,漫山遍野的规模化山药种植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身处“怀药之乡”,长于田间地头,山药对王瑶的意义,不仅在于作为美食果腹,更是脱贫致富希望的寄托。

  结缘

  旅行路上发现商机

  出生于河南温县黄庄镇南韩村的王瑶,在家里三兄妹中排行最小,贫寒的家境让这个女孩从小就懂得体谅父母的不易,即便在叛逆的青春期也不会“随心所欲”。

  2007年王瑶从铁路技校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第七年的时候,她晋升为董事长助理,前途一片光明,父母也很欣慰。

  同年,朋友送她一本讲述骑单车环游世界的书籍——《不去会死》。还未翻书捧读,短短的几十秒内,王瑶将书名在心里念了一遍又一遍,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个时候她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

  人的婚姻有七年之痒,工作亦然。朝九晚五的办公模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越发厌倦,这个一向优柔寡断的女孩瞒着家人,做出了一个疯狂而大胆的决定——辞职去旅行。这一年她24岁。

  在去往拉萨的318川藏线上,王瑶遇到了一群和她一样热爱旅行的朋友。偶然间聊到家乡温县,大家自然聊起铁棍山药。

  王瑶从小吃到大的山药口感是面的,且有淡淡甜味,而驴友口中的山药是脆的,这让王瑶明白大家吃的并不是正宗的温县铁棍山药。旅行结束后,她给驴友们邮寄自家种植的山药。

  这次旅行开启了王瑶和山药的不解之缘。

  2014年,王瑶和两个驴友一起创办了公司,集中负责温县铁棍山药的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经营。

  困境

  互帮互助中脱贫致富

  2015年温县山药遭遇滞销危机,这让王瑶想起十年前的一幕。2005年,父亲借遍了亲朋好友的钱,种了近二十亩的山药,却遇到了滞销问题,父亲也因此一夜之间白了头。于是,王瑶下决心帮助村民。

  王瑶尝试在微博发求助信息,此举吸引了众多大V转发。

  “几天时间各地网友纷纷在线下帮农户对接渠道,并在大V 的帮助下成立两家合作社,帮助50多家贫困户成功销售40万斤山药。”王瑶说,是全国各地朋友的支持,帮助村民们渡过了难关,也让自己看到了希望。

  2016年,这个敢想敢做的女孩打算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在网友的支持下,她在温县举办了“互联网山药节”。

  “农户们纷纷响应,做大锅菜、山药宴热情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这场活动不仅给网友普及了山药知识,也帮助近200家种植户销售了50万斤山药!”回忆起三年前的这场活动,她的眼角眉梢流露出了对农户的赞许。

  梦想

  山药和旅行都不能少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2018年王瑶将自己旅行走过的“一带一路”国家标志性建筑设计在包装上,以“山药女神”的品牌,将温县山药卖向了世界,努力实现自己成为“山药界的老干妈”的梦想。对于未来,王瑶信心满满。

  在忙碌事业的同时,这个从小就知道生活不易的女孩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她看来,能够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为家乡做一些事情,才是自己最开心的。

  去年的腊八节,王瑶和76人老烩面合作,面向郑州、安阳两地的养老院、孤儿院、环卫工、交警、快递员、公交车长等群体送上了近2000份山药腊八粥。

  因为无私善举和阳光向上的乐观性格,她被网友和村民亲切地称为“山药女神”。

  “旅行成就了山药,山药也成就了旅行。”曾经,父亲因山药滞销一夜之间白了头,如今,这个敢想敢做、追求自由的女孩正在为自己的“山药梦”默默努力,活出自己精彩而绚烂的人生。

  在王瑶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双不起眼的蓝色布鞋,鞋面上沾满了泥巴;在办公室的另一角,则摆放着一个约2米高的四层书架,架子上有她最爱看的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这个脚踏实地的姑娘,从未忘记过仰望星空,她计划今年年末前往一直魂牵梦绕的撒哈拉。

责任编辑:张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