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时报讯(记者 弯文奎 受访者供图)2月17日开始,武汉市开展为期3天的拉网式大排查,其中包括推动落实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
密切接触者,指的是与新冠肺炎有关病例有过近距离接触,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对于他们的追踪与隔离,是有效控制疫情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如何确诊新冠肺炎尤为重要。
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结果有阴阳之分,阴性是好消息,若呈阳性,则意味着患者已被感染。
来自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李鋆就参与了核酸检测这项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激增后,在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实习的李鋆自愿申请加入核酸检测的队伍里,大多数时候,他都在武汉实验室里待着。
“全副武装”的李鋆
新冠肺炎的“金标准” 核酸检测这样一步步来
每天都有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这些确诊离不开核酸检测,也就是目前李鋆所从事的工作。
李鋆所在的实验室严格按照BSL-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设计,装备华大智造高通量测序整体解决方案和设备,配置B2级生物安全柜,批量自动化核酸提取平台配置自动化提取设备。同时,配备有配套实验室隔间、样本间、试剂保存间、办公区等。
据悉,核酸检测过程复杂,包括信息录入、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结果分析等环节。
“火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测试
核酸检测的详细步骤有哪些?据实验室内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样本核收并进行灭活病毒,之后将灭活病毒后的样本转去信息录入。
在样本录入时,要保证病人信息不会有误,每个样本上有一个二维码,显示病人相关信息。经过信息录入的待检测样本运输箱转入分液转板室。
样本中除了咽拭子、鼻拭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痰液,这是传染风险最高的一种样本。痰液黏稠,如果带有病毒,也会比其他样本含量更高。
在分液转板室,提取每个样本装入统一待检测的检验盒,然后统一检验盒的样本液。
在自动化提取室,把处理好的样本放入机器内进行自动化核酸提取。
上述负责人介绍,核酸检测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提取环节放在P2负压实验室进行,整个提取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
将自动化核酸提取后的样本转到核酸扩增区,进行核酸检测分析,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实验室内全身三级防护 一待9个小时
核酸检测实验室内有严格的规定,一旦他们开始实验,就要等到实验结束才能出来。李鋆和同事在进实验室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消毒完成后,李鋆和同事互相帮忙,穿好防护衣、隔离衣,戴好护目镜,并戴上双层手套,N95口罩,套上脚套等,“做全身性防护”,按照三级防护的标准穿戴好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李鋆的工作实行三班倒,公司有班车接送,下了班就待在宿舍休息,12小时待命,一旦有样本送过来,就得立马穿上“装备”上战场。
样本是分批送进实验室的,所以有时,李鋆和同事需要一直在实验室里等着。
“一班人大概工作9个小时,中间一般不出去。”趁着等样本的空闲时间,允许出去,但也有时间限制,一个人只能出去一次。
李鋆和同事在进实验室之前先吃上一顿饭,不然就得一直等到出来之后才能吃。“所以说嘛,在进实验室之前都会先吃一顿。”
一天分装两千多个样本 病毒灭活风险最大
与李鋆一样留在武汉的还有桂云飞,他们是同学也是同事,自愿留下支援抗疫。
桂云飞主要负责样本的核酸提取环节,不过目前因为开展了自动化,所以他们现在负责给自动化组分装样本,帮忙转板(将样本转到深孔板里)。
小李在实验室内将样本排一下顺序
“也还好吧,我们接触的样本都是‘灭活’之后的。”桂云飞告诉记者,他所负责的步骤危险不大,接收的样本经过“灭活”,并且平时都穿戴防护服,风险已经降低了很多。
“一班十几个人,两人一组工作”,一天工作下来,桂云飞和同事能分装两千多个样本。
在李鋆看来,病毒灭活这一步风险最大。“因为都是没‘灭活’,从医院里面直接拉来的。”
经历了这么多天的工作,桂云飞觉得,检测工作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就是要做好全身的防护,但一天工作下来,还是感觉比较累。
回家的车票时间 是武汉封城前一天
2019年12月,李鋆曾回新乡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考完便返回了武汉。
这时,公司刚刚承接了部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样本的检验工作,于是当天公司在工作群中就动员员工参加战“疫”。
彼时的武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赶快回家成了外地人的首选。但公司的动员信息让李鋆犹豫了。
按原计划,李鋆和公司其他外地员工一样,准备结束年前最后一天工作后乘火车回河南老家过年,他也早早地买到了回老家的车票,“这个很早了,刚开始抢票时候就订了”。
车票的时间是1月22日,刚好是武汉封城的前一天。
武汉要封城,李鋆却选择留下来,他说他当时也挺怕的,“毕竟封城了,说明疫情很严重”。但他并不后悔,跟家人商量之后,父母也比较支持。
李鋆的老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的一个农村,家人还有父母和妹妹。
家人总是担心,经常给他打电话问情况。“几乎是隔一天开一次视频吧。”
与家人视频,是他最放松的时候,他也必须表现得放松,这样家人才不会太担心。父母呢,则依旧问长问短,工作顺利吗?饮食有保障吗?休息够吗……
“他们还只是实习生,还是孩子,如果选择离开武汉,没有人会责备他们,但他们选择了留下,这是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他们用坚守与奉献,为武汉疫区贡献力量,从这一方面来讲,他们是我们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淼说。
1月24日起,李鋆和其余三个同学的手机每天都会出现来自母校老师的嘱咐和关心。
“感觉挺有纪念意义的。”李鋆说,作为一个医学生,可以为疫情作贡献很自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