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时报讯(特约记者 李钢/文 受访者供图)疫情发生以来,口罩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据央视网报道,在韩国,口罩甚至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三个口罩可在汤品店换一碗醒酒汤,5个口罩能够去理发店理一次发,口罩如今在韩国已经成为“硬通货”。
据3月17日环球网报道,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零售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半个月内,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疫情严重地区口罩的商品页浏览量、定单数均呈现暴增趋势。其中,中国销往意大利的口罩定单增长了近40倍。
国内虽然疫情逐渐消退,但全球疫情并未缓解,再加上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的推进,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量仍然较大。然而正当全国万众一心抗疫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品制造骗局,侵犯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毛子哥演绎河南神曲
抨击“卖口罩”的骗子
点上一根小烟
我剥上一头蒜
倒上一杯小酒
怼盘剩卤面
手机连上充电宝
大概算一算
半盒烟了功夫
到账十来万
我不是大老板
挣点辛苦钱
实体生意不好干
网上把钱骗
——《拉黑探戈》歌词节选
毛子哥史不凡出新歌了。3月17日河南省反诈骗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河南省反诈中心和河南省反诈骗公益宣传大使毛子哥史不凡联手推出新歌《拉黑探戈》。
受访者供图
歌曲从骗子的角度切入,用接地气的方言和笨贼的喜剧形象拉近受众距离,产生共鸣,把骗术用家常的歌词科普给大家,让群众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音乐风格上更是创新地把探戈舞曲和河南方言结合,打造出奇妙魔幻的画面感。
据史不凡介绍,他最近注意到很多人在网上买口罩,刚交了定金,卖家马上就把买家微信、电话都拉黑了。可以说“拉黑”是这个阶段诈骗的惯用手法,具有代表性。探戈曲风比较“浪”,很有戏剧性,比较适合曲中人物的形象。
歌曲推出后反响还不错,史不凡发现原本活跃在他朋友圈里的不少倒腾口罩的,在歌曲发布以后都消停了,“可能他们觉得我的歌是在说他们吧”。
微信群中买口罩
500元钱打水漂
拉黑拉黑给恁全拉黑
收完定金给恁全拉黑
——《拉黑探戈》歌词节选
哼着《拉黑探戈》的副歌部分,郑州市公交四公司919路车长李振京嘴角不禁上扬,自嘲地说了句“歌词真接地气儿,感觉就是在写我自己的事”。之所以感同身受,是因为李振京的家人几天前刚刚被人“拉黑”。
郑州市919 路公交车上,车长李振京在张贴“防诈骗攻略”
“3月12号那天,因为家里面的口罩存量不多了,我妈妈又正好看到微信群中有人售卖N95口罩,于是她就联系到卖家,并转账了500元购买口罩。谁知道刚转完钱,卖家就把她拉黑了,再也联系不上了,我妈妈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上当受骗了。”李振京说。
家人被骗的经历让李振京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缺乏防骗识骗的意识,容易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暴露或者财产受到损失。
因为自己驾驶的919路公交车途经的金水路和建设路都是郑州主干道,且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乘客逐渐增多,李振京布置了一个“疫情期间防诈骗”主题车厢,为乘客们“揭秘”疫情期间的诈骗套路。
受访者供图
进入李振京的919路公交车,一眼就看到了“战疫情、防诈骗”的海报(如上图)。车厢两边还张贴着许多“防诈骗攻略”,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疫情期间新出现的各类诈骗,通过让乘客了解各类诈骗的手段和防范的方法,来维护大家的财产安全。
骗子卖口罩行骗
竟是因为买口罩被骗
生意这俩字
你得拆开看
熟人难下手
生人最好骗
发个假定位
我假装在长垣
全国口罩一大半
都在这儿生产
——《拉黑探戈》歌词节选
同样对《拉黑探戈》描述的口罩骗术感同身受的还有郑州市民陈女士。今年2月底,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名范姓男子,范某自称是做医疗器械生意的,手里有大量的口罩货源。
“我刚开始只要了500个口罩,是自己用的。”陈女士说,一开始,她还算小心警惕,第一次只买了五百只口罩。没想到,三块多一个的口罩价格不仅比当时的市场价便宜不少,而且很快就到货了,这让她喜出望外。
“我本来也是在做微商代购的,一看到这么好的渠道能买到口罩,我就想多买一些销售。”见到有利可图,陈女士仅剩的警惕心已经瓦解。为了购买口罩,陈女士先后给范姓男子打款46万。
然而在付完货款的几天后,对方突然销声匿迹,陈女士的电话和微信都被拉黑了。她发觉被骗,马上报了警。
很快,警方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了嫌疑人居住在新郑市一处民房内。经过20多个小时的蹲守,3月2日下午警方将嫌疑人范某抓获。
警方调查得知,嫌疑人范某为了吸引陈女士上钩,故意将四块多买过来的口罩以三块多的“低价”卖给陈女士,以此吊足了陈女士的胃口。就是靠着这种并不算高明的骗术,范某轻松地将陈女士的46万元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嫌疑人范某之所以走上行骗的道路是因为他之前也被人骗过。“我之前买了一批口罩,都是残次品,赔了不少钱,所以我才想通过倒腾口罩弄点钱把之前的窟窿补上。”范某说。
郑州市公安局十八里河分局案侦二中队中队长李涛告诉记者,在这起案件中,除了陈女士之外还有7名有同样遭遇的受害者,他们也都在当地报案,所涉及的案件已经并案处理,待进一步调查。
网络诈骗案件频发
刷单和贷款诈骗高居前二
套路千篇一律,被骗的故事却层出不穷。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这段时间也是河南省公安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刘彦东最忙的一段时间。
“疫情让大家足不出户,大家居家上网的时间增加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机会,大肆编造各类‘剧本’在网上行骗。”刘彦东说,因为疫情的到来,口罩等防疫物资成为紧俏的商品,网购口罩被骗在这一段时间里频频发生。
除此之外,因为疫情,很多人不能出去务工,有的人想通过网络赚钱,还有一些人需要资金周转想贷款,然而这正好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河南省公安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总队也盘点出了近段时间以来最为高发的两种骗术。
骗术一:网络刷单诈骗
该骗术往往通过网站、QQ群、微信群等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受害人入圈后,诈骗分子会先让其进行小额刷单,返还本金及佣金,加深信任。
接下来诈骗分子会派发大额刷单任务或多次刷单,以“系统故障”和“任务未完成”等理由让受害者继续刷单,不还本金和佣金,直至发现被骗。
骗术二:网络贷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虚假广告等方式寻找对象。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等话术诱导受害者贷款。以违约需要赔偿高额费用为由,引导受害者缴纳担保费、验资费、解冻费等各项费用,并声称费用会全额退还,直至骗光受害者的钱后将其拉黑。
刘彦东提醒,虽然诈骗手段不断更新,但归根到底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为此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