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阳:千名村民按下红手印,只为留住他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作者:实习生 宋相阳 记者 魏文杰 2020-05-14

姓名:赵宪阳

年龄:37岁

身份:2020年“新时代河南向上向善好青年” ,郑州人民医院派驻新郑市观音寺镇前河刘村第一书记

河南青年时报讯(实习生 宋相阳 记者 魏文杰/文 受访者供图)早上6点,赵宪阳悄悄起床,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离开还在熟睡中的妻女,驱车前往60公里外的新郑市观音寺镇。因为车辆限号,每个周一的早上,他必须在七点前出四环赶往前河刘村,周五晚上返回郑州,有时候忙起来会连续几个星期不回家。这样的工作节奏,已经持续了两年零五个月。

2017年11月起,郑州人民医院派出三名同志组成工作队入驻新郑市观音寺镇前河刘村,赵宪阳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这期间,前河刘村从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发展成为观音寺镇先进村党支部、新郑市文明村、国家级健康村。这些进步让赵宪阳十分欣慰,他说:“这是属于第一书记的责任和荣耀。”

建起健康小屋

村民不出村、不掏钱看上大专家

“气温骤降,伤风和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多发,专家建议多喝热水……”5月6日上午10点,新郑市观音寺镇前河刘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郑医老冉读报》又开播了。

驻村工作队结合医学专业特长,每天上午半小时,给村民讲一些常见病、季节性高发病的预防知识,贴近生活,简单好记,村民边散步、边干活,就把知识学到了。目前该节目已累计开播400余期,累计听众31万余人次。

在赵宪阳的组织带领下,“健康”被融入前河刘村乡村建设方方面面,村里不仅开通广播科普健康知识,还在郑州人民医院、新郑市卫健委、观音寺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健康小屋。

进入健康小屋,一台看似普通的心电图仪与郑州人民医院直接联网,这就是远程心电,除此之外还有远程门诊。

村民吴银妞,因病长期卧床,压疮严重,她和家人提前一天预约联系了郑州人民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会诊前,通过健康小屋配备的健康一体机、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完成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十余项检测,3分钟内打印或手机扫描获取结果,把检查结果通过网络传送到郑州人民医院。

“测量结果实时传到医院,由医院医生进行诊断,再给村医提出指导意见。”赵宪阳介绍,村医解决不了的疾病,提前一天预约就能跟医院专家连线,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省会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健康小屋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不仅省去了病人远途奔波的劳累,村民看病还不用花钱,给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82岁老人赵秀英十分赞赏:“跟面对面看病一样,不出村、不出钱就看上省里大专家了。”

村民在健康小屋自助量血压

除此之外,赵宪阳还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组织开办了健康教育大讲堂,每季度邀请省城专家义诊,每月邀请专家讲课、免费为村干部培训心肺复苏急救技术,打造健康步道,沿途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墙体彩绘健康素养66条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服务,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素养与健康意识。

赵宪阳说:“不仅要解决村民看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前河刘村建立一个完整的医疗系统,要培养村民的健康习惯,把他们‘有病治病’的观念转变为‘没病防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带领干部群众

“跑”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村民健康素养提升了,如何帮他们摆脱贫困富起来?从驻村一开始,赵宪阳就一直在思索,“村民大多种地、养鸡,没人做生意、搞项目,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这是他工作期间最为头疼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采取的战略是发展集体经济,战术是“跑”。

赵宪阳和干部群众商讨村庄发展规划

带领干部群众“跑”,参观学习其他村建设集体经济的经验,找让村子、村民赚钱的项目,打开工作思路,广开言路;往主管部门“跑”,投标书,参加项目评审,表达为村子脱贫致富的决心;往郑州的公司“跑”,争取项目合作;往村周边“跑”,找合适的建设用地……赵宪阳一边“跑”,一边熬夜写材料,成了家常便饭。

经过艰苦努力,赵宪阳带领前河刘村干部群众一路“过关斩将”,选中了一个荒废十几年的老学校作为建设用地,注册成立了新郑市惠农实业有限公司,向上级争取到了150万元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

公司如何发展?赵宪阳逐渐梳理出了一条思路,“出租给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服装加工厂、电子元件加工厂等,既可以通过收取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也可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环境污染,一举三得。”

此外,赵宪阳利用新郑市为第一书记提供的3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与周边几个村联合开展规模化养殖项目,再把利润分红用于村里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

“孩子才是村子的未来和希望。”赵宪阳又把扶贫目光投向了村里的孩子。为支持孩子们的学习,赵宪阳去新郑市相关职能部门,争取到新郑市和郑州市的10万元资金支持,在村里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在这个“家”里,既有开拓孩子见识的地图、书籍、智能机器人、棋类、电子琴、平衡车和电脑,还能组织孩子们一起看动画片,搞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课堂。

2019年1月22日,前河刘村妇女儿童之家投入使用,赵宪阳组织孩子观看动画片《熊出没变形记》

赵宪阳说:“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扶贫’,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有效遏制贫困代际传递。”

千人按下红手印

请求组织让他留任

三年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工作队离开后,如何保持工作标准不降、速度不减?考虑到这个问题,赵宪阳主导开办了前河刘村大讲堂,带领村组干部、党小组长到濮阳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脱产学习。

赵宪阳满脑子都是前河刘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干起工作来不分白天黑夜。2019年7月31日,正在村里组织活动的赵宪阳得知妻子预产期提前,匆匆忙忙从村里赶到医院,当时孩子已经出生,却因为缺氧被送进了监护室,好在经过救治并无大碍。

赵宪阳说:“这两年确实很辛苦,难的时候甚至落过泪,但当克服重重困难,看着理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感受着村民的信任的时候,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很值得。”

赵宪阳(右二)和干部群众在一起学习法律知识

和他一起驻村的同事张理杰说,赵宪阳既是一个充满朝气、热情开朗的好伙伴,又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干部,工作起来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认真刻苦。“一件T恤,一双日常沾着泥土的皮鞋,顶着头上的大太阳,赵书记一点儿都不怕晒,经常笑呵呵地到村民家走访,有时路上遇到有不认识的村民,都主动过来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喊‘赵书记好’。”

他的努力,村里干部群众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8年7月29日,大雨倾盆,赵宪阳连续几周没有回家,加班整理创建“健康村”的材料,村民得知后做好饭冒雨送到村委会。

2019年8月27日,前河刘村干部和部分群众早早赶到郑州人民医院,送来了一车花生和玉米,并将一面印有“扶贫济困助发展 真帮实扶暖民心”的锦旗送到院长郝义彬、党委书记黄娟手中。后来,郑州人民医院领导到村里指导驻村工作时,前河刘村干部群众千人在写好的感谢信上按下红手印,请求组织让赵宪阳留任。

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前河刘村即将拆迁建成蓄水湖,村子集体搬到社区,赵宪阳和工作队很快也要离开。但他对前河刘村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两年的工作成果,让干部群众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干部威信高了、党员形象好了,只要大家伙保持干劲,前河刘村肯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张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