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时报讯(见习记者 宋贺扬 受访者供图)弓身、箭步、纵身、虎扑,随着一连串动作,一名男子将另一名约200斤重的男子扑倒在地。同时,又有两名男子猛按住倒地男子的双手,不让他掏藏着一把明晃晃的尖刀的包……
这是2017年9月发生在北京某汽修厂外的一幕。被扑倒的男子是一名潜逃16年的故意杀人嫌疑人,其他三名男子均为来自河南的便衣警察,其中一名警察叫艾茂森,90后,今年10月21日刚刚入围中宣部、公安部组织评选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名单。
从警4年,像开头的抓捕场景,只是艾茂森多年工作的日常之一。他曾先后协助抓捕主要在逃嫌疑人42人,其中潜逃16年以上的涉嫌严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11人。
从警4年,艾茂森何以取得如此成绩?
惊心
大腿被嫌犯用螺丝刀扎入 “距离大动脉仅2毫米”
警察抓坏人,不光用枪,有时候还用电脑。
艾茂森就是这样的警察,他的办公桌上固定摆放着三台电脑,里面硬盘里存的全是案件信息。每天上班后,艾茂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分析案情。
经艾茂森研究过的在逃嫌疑人,他都会参与抓捕,“对待每一个自己研判过的案件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始有终”。
但实际抓捕中,总有无法预知的危险。在艾茂森的右腿上,至今还留着一道凹陷的褐色伤疤,“距离大动脉仅有两毫米”。这是去年在北京的一次抓捕嫌犯过程中,被嫌犯突然拿螺丝刀扎伤的。艾茂森回忆,由于抓捕时太专注,没注意,直到制伏嫌犯将其带走时,他才看到腿上有鲜血不断往下淌,发现大腿上竟然被扎了一个“洞”。
艾茂森身上的伤还不止这一处。他的左手拇指,在赶赴广东东莞抓捕一名潜逃18年的犯罪嫌疑人时,不慎造成骨裂,至今还“不能正常抓握东西”。
艾茂森坦然说道:“真实的抓捕现场,根本就不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扫腿、勾拳、放倒、上铐,全都是贴身肉搏,时时伴着生命危险,职责所在,顾不上那么多。”
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艾茂森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再继续做下去。但当嫌疑人出现在他视线里的时候,所有的顾虑全都忘了,而当抓到嫌疑人的那一刻,他又会再次坚定自己做下去的决心。
细心
门把手上看出破绽 守株待兔抓获嫌犯
案件研判,需要耐住性子,沉下心来分析案情,然后做出科学判断。为不受干扰,艾茂森总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守在单位电脑旁,抽丝剥茧般分析研判案情。长期这样工作的经历,艾茂森养成了比一般人思考更深入的习惯。
2018年,罗山第一起涉黑案件引起全县震动。当年大年三十,艾茂森获悉嫌疑人正在浙江,他当即与同事驱车前往抓捕,却扑了个空。
就在大家准备放弃时,艾茂森留意到嫌疑人家的门把手上没有灰尘,“这房子肯定常住人”。根据自己近一个月不分昼夜的研判,艾茂森已经掌握了嫌疑人爱上网、打牌的习惯,于是他推测嫌疑人很有可能就在附近的网吧、棋牌室或者麻将馆。
可是,经过整整一天的排查,仍是一无所获,一些同事打算放弃。但艾茂森却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继续摸排走访。直到第二天下午,在附近一家网吧内,艾茂森最终将嫌疑人成功抓获。
回忆起这次抓捕经历,艾茂森说:“年可以少过一次,但抓捕嫌疑人,一个都不能少。”
艾茂森说自己干刑侦是一种戒不掉的“心瘾”。在办案过程中,为抓捕嫌疑人,他曾在警车里整整蹲守过7天7夜,饿了就在车里吃泡面,困了就挤时间和同事轮流短暂休息。
在艾茂森看来,为了侦破一起案件,有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敢、智慧,还需要细心与毅力。
恒心
为打拐变身宝贝寻亲志愿者,帮30多人实现家庭团聚
在2015年的一次案件侦办中,艾茂森接手了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为了深入了解案情,艾茂森主动加入宝贝寻亲的志愿者队伍中,成为一名宝贝寻亲志愿者。在艾茂森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各种寻亲的视频资料。
在艾茂森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共有30多名求助者与失散的亲人重新团聚。
艾茂森说,寻亲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投入的远不只是一时的激情,更需要持久的坚持和炽烈的情怀。
由于工作地离家较远,每天下班后,艾茂森总是喜欢盯着电脑,捋一捋当天的案情,找一找相关线索。这样看下来,他常常忘记时间、忘记吃饭。有时一坐就到天亮。即使放假回家,无论几点,只要想起和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艾茂森都会立马起身打开电脑整理思路。
单位是家,家也是单位,工作成了艾茂森的常态。
“破案是干警察分内的事,工作与家庭,我必须有所取舍。如果因为我个人原因,导致犯罪分子没被抓住或者错过了最好的抓捕机会,我想我会愧疚一辈子的。”艾茂森说。
10月21日,艾茂森入围中宣部、公安部组织评选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
“既然选择做警察,就要敢于直面危险,因为警察肩上扛的是责任,身上穿的是警服,头上顶的是警徽。”艾茂森说这些话时,言语铿锵,目光如炬,警帽上的警徽闪着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