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洛龙区李楼李战辉:洪水一线的巾帼英雄
来源:河南青年网 作者:通讯员 向诚 2021-08-18

  河南青年网讯(通讯员 向诚)“推荐表交不交都中,我做事只求尽心尽力就行了,其他的我不在乎。”8月16日,刚刚挂掉洛龙区李楼镇政府工作人员催促递交《防汛救灾优秀志愿者推荐表》的电话,李战辉猛然想起,从新乡防汛救灾一线回到洛阳已经半个月了。

  身为李楼镇西高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李战辉,巾帼不让须眉,带领社区支部成员和志愿者自发两赴新乡防汛一线,为前线紧急送来紧缺生活物资、厨师人员,临时负责物资卸运工作,在防汛一线体现着“洛阳担当”。

  带着物资和厨师 两赴豫北防汛一线

  7月底的极端天气,至今让众多河南人记忆深刻。除了郑州暴雨,紧邻黄河北岸的新乡市也未能幸免,从7月20日后,形势急转直下——新乡几乎全市被淹。

  200公里,是新乡到洛阳的距离。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灾情消息后,李战辉立即着手发动社区党员、群众捐款捐物,这一天是7月24日下午。一天半时间内,李战辉共筹集到3万多元,根据灾区一线需求,紧急购置了方便面160箱、矿泉水320件、药品2000盒、袜子4000双、毛巾10500条……

  “出发!”7月25日晚7点,在李战辉的带领下,村三委干部、志愿者杨灿辉、高继伟、高红卫、吴佳佳及几名村民,开车直奔鹤壁浚县。经过近5个小时的奔波,于次日凌晨3点到达浚县万邦物流园。

  “你们来的太及时了,灾区人民感谢你们!”刚下车,李战辉的双手就被浚县防汛抗旱指挥的领导紧紧握住,从对方的眼神和话语中,她才切身体会到灾情的严重程度。

  卸完救灾物资已是中午,由于路上堵车,李战辉和众人们没顾得上吃饭,回到洛阳已是下午5点多。

  “前方救援队特别辛苦,能不能带几名厨师支援,让大家伙能吃上热乎饭。”刚到家脚跟还没立稳,卫辉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的一通电话,让李战辉的一碗米汤只喝了一半——她要立即组织人,尽快支援一线。

  连夜联系人,紧急采购油盐酱醋、食材、案板及碗筷……第二天凌晨3点,李战辉带着几名厨师和一万多元物资,再次奔赴防汛一线,而这次的目的确实新乡卫辉。

  由于防疫需要 才退出一线回洛

  7月27日早上8点多,李战辉带领大家到达位于卫辉市城南新区的柳庄乡。这里距离此次灾情的重灾区——卫河和共产主义渠直线距离在5公里左右。22日晚,浚县新镇镇一处卫河河堤突然决口,导致附近多个村庄被淹,共产主义渠作为防洪除涝河道,水位出现漫溢进入卫河。

  “由于临近一线,群众已经紧急撤离。住下的当晚,我们开始轮流值班,因为担心万一水上来我们不知道。”李战辉回忆。

  在帐篷的大通铺里,双脚踩在蓝色的趴趴垫上噗嗤就出来水,加上闷热潮湿,李战辉一夜没合眼,硬生生地坐了一夜。

  7月28日凌晨,李战辉接到通知,一线救援队的饮食工作交给一家餐饮店负责了,他们目前的任务需要再次转战浚县淇滨区帮助给群众发放生活物资。

  “当时,太阳打在头顶,天气湿热,还不时有蚊虫叮咬。”西高社区村委委员高志修说。在当地转移群众被安置好后,政府有关部门接管,李战辉才带领大家才逐渐撤出。

  “到了8月1号,由于防疫形势严峻,各救援队也逐步退出救援。”李战辉说,当天中午开始返回洛阳,在洛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做过核算检测,等回到家中已是第二天凌晨。

  在社区村民眼中 他们早已是英雄了

  在浚县柳庄乡救援期间,西高社区监委会委员高斗斗腰部扭伤,到当地的卫生所看病,当医生得知是来自外地的救援队,说什么也要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据西高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锋介绍,其实,这并不是西高社区首次支援灾区,在武汉疫情、汶川地震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我的想法很简单,能帮一把是一把,不图什么回报,组织几个人送一把温暖,也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李战辉说。

  8月17日上午,刚刚结束记者采访,李战辉又紧急奔赴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值班,这是目前她工作的重中之重,守护好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走出社区居委会大院不远,“向参加新乡抗洪救灾英雄学习致敬”的标语悬挂在村中道路上,特别醒目。显然,在村民眼中,他们早已是英雄了。

责任编辑:张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