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京龙代表建议改变技工两班倒工作模式
2021-03-11 河南青年时报裴春亮代表:乡村产业振兴“要合作共赢”
15年前出资建设农民新村的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结合自身经历,围绕三农问题提出五方面建议。
2021-03-06 河南青年网赵国祥代表:遴选1-2所师范院校打造标杆
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
2021-03-06 河南青年网赵国祥:加强师范院校“再师范化”经费支持
建议坚持“分类治理、示范带动、整体跃迁”的师范院校再师范化理念思路。
2021-03-06 河南青年网人大代表赵国祥:落实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
全面落实教师待遇不低于或适当高于同级公务员待遇等政策,切实增强教师职业发展空间,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
2021-03-06 河南青年网人大代表赵昭:“农长贷短”问题需政策指导
要尽快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或行动方案,根据农业行业特性对地方主要产品和特色农业适当延长贷款周期。
2021-03-06 河南青年网李东艳代表:“智慧矿山”亟需新型数字人才
‘智慧矿山’建设是未来矿山发展的必然方向,需要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新基建等信息技术的新型‘数字人才’。
2021-03-05 河南青年网邵长金代表:推动可生物降解材料发展与应用
2021-03-05 河南青年网邢京龙代表:完善新能源行业政策
2021-03-05 河南青年网邢京龙代表:建议改变两班倒工作模式
2021-03-05 河南青年网金不换代表:把优秀剧目带到农村
2021-03-05 河南青年网李东艳:为校园食安插上“数字翅膀”
“高校食堂经过数字化改造,不但可以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还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021-03-04 河南青年网人大代表李灵: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李灵一直十分关注乡村教育的话题,希望农村娃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2021-03-04 河南青年网在哪都过年 | 留郑过年 这个春节不孤单
许多人在“回家过年”和“留郑过年”中选择了后者,这道“选择题”背后,更体现出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就地过年 | 企业8万元奖励就地过年员工
春节越来越近,但月嫂们都没离开岗位,前不久,公司还拿出“真金白银”留她们就地过年,提倡错峰休假。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就地过年|年夜饭预订火爆 半成品菜走俏
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是岁月交替的仪式感,更是心意满满的大团圆。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就地过年 | 郑州东站每天消杀6次
1月29日,2021年春运第二天。郑州东站客运车间值班站长李静坤有些不适应,这是她参加工作6年来遇到的最“冷清”的春运。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就地过年 | 除了商超 农贸市场也在备货
临近春节,各大商超、农贸市场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就地过年 | 用玩慰藉无法团聚的遗憾
这个春节,疫情又来了,就地过年成为热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在外过年,牛年春节,在郑州怎么玩?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就地过年 | 在书店,世界小得只有32开
今年春节期间郑州还有哪些文化活动?
2021-02-04 河南青年时报青年网友十大关切 代表委员一一回应
河南两会召开期间,河南青年时报记者采访代表委员时,分别就上述热点话题进行提问,得到他们的积极答复。
2021-02-04 河南青年网赵卫东:建立全民心理健康检测机制
开展全民心理健康检测,建立心理档案是关注民生、解决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2021-01-21 河南青年网河南政协委员冯国鑫:鼓励中医药研发创新
今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促进河南省中药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21-01-21 河南青年网冯国鑫:提升“父母力”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让年轻人愿意生二胎、也敢生二胎。
2021-01-20 河南青年网王艺:引领青年建功乡村振兴 书写时代华章
1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河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郑州召开。
2021-01-20 河南青年网武皓:加强青年技能培养 提升职业发展水平
完善青年技能型人才培养,夯实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储备,助推我省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01-20 河南青年网裴将:乡村规划需严格、规范和多样化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兴旺,产业发达才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才能让乡亲们挣钱顾家两不误。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岑新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可复制的家庭农场
目前这种CSA模式就是可持续的,也是可复制的,可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王若飞:厚植创业沃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当前,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数已步入退休年龄,普遍面临着青蓝接力的问题。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张海霞:鼓励校企合作,招来人也要留住人
怎样鼓励青年人发挥热情建设家乡,推动创新创业?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徐胜杰:生态文明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直观的实践参与,是导致青少年难以由“知”到“行”的根本原因。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李花:要“扶智”,先把阅读习惯送下乡
如何巩固“教育精准扶贫”成果,实现教育拔除穷根。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郭马珑:规范医疗自媒体乱象
随着短视频的流行,不少介绍“偏方”的小视频受到追捧,很多人被“洗脑”。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张召辉:推动医用耗材带量采购
今年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张召辉提交了一份“关于改善带量采购下医用耗材流通模式”的提案。
2021-01-20 河南青年时报曹永彬:梳理中原文化,打造中原名人馆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机会,让返乡年轻人施展才华,振兴河南文化。
2021-01-20 河南青年网代驾司机:在未知的夜 摆渡买醉的人
凌晨5点多,城市苏醒。王丽芳、李长江结束了一个周期的代驾工作。
2021-01-18 河南青年时报跑腿小哥:月入过万元 是熬夜熬出来的
寒风中,他们都是夜归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等单、抢单、送单的动作。
2021-01-18 河南青年时报肖威:地下工程15年后大规模无人施工
一个设计师能够将自己的理想自由地付诸实践,就是最大的幸福。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贾梦荣:回乡当老师 5G云课堂
2035年,我将会被分配到家乡内黄县的某个乡镇,做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李明生:中欧班列(郑州)将处于领先地位
2035年,河南本土品牌在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将会打出本土品牌知名度。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赵彬:外卖员随时化身急救员
2035年,外卖员将有更多自我提升空间,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满足和尊重。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任和:35岁,我将成为水利工程师
到了2035年,中国水利事业一定会成就更伟大的传奇。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娄会成:人人都将是垃圾分类专家
2035年,希望人人参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全杰通:更多低收入者用得起智能化产品
2035年,在我们一起努力下,中国的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能够更强大。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李昊:将父母半生的操劳弥补回来
计算机行业正迎来一次革命,2035年,我也许就是革命背后一股小小的力量。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王飞:律师地位将有更大提升
2035年,我期待我国的法治事业有更大进步,律师地位有更大提升。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梁芳静:更健全的法制保护业主权益
2035年,国家法制会更加健全,业主的权益也会有更多的保护。
2021-01-04 河南青年时报秦亚冲:智能交通将使城市不再拥堵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落地,可以预见,智能交通将使城市交通不再拥堵。
2020-12-30 河南青年时报